×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最后的反击

第三十八章:松山要塞(八)(上)

“喀嚓”,当手表的秒针指向12时45分整时,强参谋按下通信机上的“呼叫”触屏点,屏幕的右上角立即呈现出“通信受阻”的示意图标。那图标是一个无线发射的符号,但在符号上端却有一个闪烁的“霹雳”符号。他似乎料到了,手上很平静地拉下图标,顿时,整个屏幕上完整地显示出压制区域的模拟仿真图表。图表中,横压在地平线上的那道“霹雳”符号,此时变成一道蓝色的由上向下不断辐射着光芒的“无线雨幕”。但这仅仅是横断面图示。在这个横断面图示里,他看到了压制的宽度为25公里,高度为1公里。嗯,原来压制的宽度是基于我方前沿接触处啊。

的确,从他这里到东临岭的距离也就是20多公里。那么,压制的范围是多少呢?想过之后,他用手指扭动着蓝色的“无线雨幕”,顿时将它变成了俯视的图示。俯视图示中,他看到了压制的范围为方圆15公里。

这就是说,敌人企图遮断在这个区域中我军所有侦察机构(侦察机构:侦察单位以及独立的侦察装备和设施等的统称)与要塞的联络啊!看来,此地太重要了,不然,就不会在这个狭小的区域里有这么严密的电磁压制啊!由此可见,这个区域必定是敌人的主攻区域。他手指头一边拨弄着图表,一边这样想着。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向师汪勇参谋长报告的侦察报告结论正式形成了。但问题是,我们到底怎样将我们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和刚才形成的情报结论报告给首长们呢?想到这里,他收起通信机,并立即给身边的他的驾驶员说,“通知他们,立即转移阵地。”

三分钟后,当他们刚刚离开这个侦察测定点时,一批炮弹就飞临到强参谋刚才隐伏过的地点。顿时,将那里炸成一片火海。轰隆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让车长们忍不住回头看看,但驾驶员们却很专注地开着车,没有人分神。这很容易理解,强参谋发送了对上级的无线通联信号,尽管没有沟通成,但却暴露了位置。

201号车长作为尖兵车,背对着强参谋,以自己的后脑勺为参照,用右手打着OK的手指,左手则舒展成蛇形掌掠过OK手指的O字处,然后双臂伸展出来,与身体形成一个大十字架,意思是,强参谋你太牛了,现在要不要在这里休息一下?强参谋看到后,立即用车上的手旗回复,“不能休息,加速前进。”201号车长从倒车镜中看到,强参谋用右手先是将红旗向上一竖,然后挥向前方。随即,他拍了拍驾驶员的后背,轻声说,“加速前进吧!”其实,他的驾驶员此时不知怎么着,脚在刚才的爆炸声中突然受伤了。

此时,他强忍着痛,猛力踩了一下油门。实际上,他的脚趾被从天而降的一块小弹皮横切着**左脚第四和第五趾骨间。他硬是没吭气,想着到了第二侦察测定点时再处理。

然后,他和201车长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穿出树丛的瞬间,赶着驶往下一个侦察测定点时,他们的行踪再次被“叮上了”。

叮上他们行踪的不是德军宪兵,而是那批在他们身后爆炸的炮弹。炮弹中,有几枚是与众不同的。它们是德制的侦察炮弹。德制侦察炮弹属于高阻低速炮弹,即增大空气阻力,尽可能长的滞空时间长一些,同时,炮兵在射击时,以60度倾角发射,就像迫击炮那样发射,但炮弹打到最高点时,向下飞去时,却是以低速向下滑翔,这样就会再次增大滞空的时间。假如说一枚正常的炮弹从发射到落地爆炸仅1分钟,而侦察炮弹则需要4分钟。当然,这些炮弹快落地前还是要爆炸的。

201车的驾驶员就是被一枚离他们头顶最近的炮弹炸伤的。

现在,他们的行踪清晰地显示在德国A集团军情报对抗中心的大屏幕上。观看图像的是一位戴着眼镜、鹰钩鼻的少将。他身材高大,赫色头发,笔挺站立,并未着德军常见的那种沙漠野战迷彩服,而是一袭的德国国防军橄榄绿常服。那军服与情报中心里满眼尽是迷彩色的军人相比,显得一尘不染而又鹤立鸡群。

这是德国A集团军情报部长海因希少将,专门负责本集团军区域内的战场情报工作。刚才正是他发现强参谋发送的“异常”频段的无线信号后,立即下令火力急袭。并补充指示发射一批侦察炮弹。

看到强参谋他们的大致行动方向后,他露出了笑容。马上对站在身边的一位上校下令道,“看到了吗?立即让你的人在30分钟内把他们消灭。我绝对不能允许中国军队的侦察兵在我管辖的区域内自由行动。”那名上校立即点头,并迅速用电话要通一位营长,横着声下令道,“科尔尼,看到我传输给你的图像了吗?”

那边报告,“上校,刚看到,请下令吧。”

“你还有30分钟时间,立即追上去,把他们干净彻底消灭。”

“是!上校!”那边和这边的电话几乎同时挂断。海因希少将看到这一幕,很满意,上前拍了拍这位上校的肩膀说,“莱尼斯上校,我希望你的空陆装甲骑兵旅这一次要用到关键地点和关键时机,你懂的。”

两人说完,就走出情报中心了,乘坐上一架德军运输直升机,直奔集团军司令部去了。当直升机刚一起飞后,几架美制FA86战斗机呼啸而至。其中一架还拉出一道三色烟幕,以示对友军的致敬。更远的天空,大批“联合国军”战斗机汹涌而来,扑向松山要塞东南方向。

现在,追杀强参谋他们的,不再是地面上的德军宪兵了,而是“凯西特遣群”进攻区域的德国第1空陆装甲骑兵旅的一个空陆装甲骑兵营。他们乘坐是德制空陆装甲骑兵战车,其实也就是轻型空陆装甲侦察车。类似于宋军营上校指挥兰州战区特战旅远程特战营翁天昊他们,在对巴彦敖包城俄蒙联军前线司令部的“金波巴特1号”行动中那样的战车。但,这种战车又有所不同。如果说翁天昊他们使用的是特种“侦察-突击”型的,那么,德军使用的则是常规“侦察-突击”型的。所以,德军的轻型空陆装甲侦察车并没有隐形和隐身功能。

那么,面对这样的强敌,强参谋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当“喀嚓”一声,手表的秒针指向12时45分整时,汪勇瞪着侦察科长潘玉强,那架式把潘玉强弄得心里毛毛的。直到过了一分钟后,汪勇才收起眼神对他说,“马上准备第二套联络方案”。潘科长这才松了一口气答应说“好”!

三分钟后,东临岭的师观报告说,“在东临岭东北方向20多公里的森林边缘地带,发现有炮弹爆炸。”并问,“难道我军提前开炮进行火力反准备了吗?”

这个报告听得汪勇心中真窝火。正气着,师长派人来询问,“参谋长,师长让我问你,咱们有部队开始火力反准备了吗?”

汪勇直接回答来人说,“赶紧报告师长并报告军里,那里极有可能是敌人的炮兵在开火,详情我们正在调查中。记住,一定要报告师长,那不是咱们的炮兵干的。”来的参谋立即答是,跑步而去。

东临岭的上空,不断有穿梭飞临的敌机,狂轰滥炸着。那座飘扬着军旗的碉堡早被炸成废墟。但在碉堡所在山头的另一处小山头正对森林边缘的一处隐蔽地,那名在强参谋看起来犹如白净的女孩,刚刚露出男孩**臭未干气质的中国士兵,正和他的班长隐藏在一棵老松树下。老松树沿着悬崖向上长着,虽然个头并不大,但却透露出一股子敢与苍天试比高的蛮劲。

“云起衣(书友:云71),你真是从北工大毕业的吗?怎么以前没听你说过呢?”班长一边盯着望远镜一边这样问这位战士。这名叫“云起衣”的战士此时正在记录班长报告的情况。

“嗯,班长,我是一名国防生,来咱们师就是实习的。军长问我,我以为他知道情况的,就明说了。”他在说这话时,班长忍不住转头望了一眼自己手下这位“兵”,心里暗暗想,原来这小子是一名军官啊。

云起衣似乎察觉到班长的神态,急忙解释说,“班长,我不是故意隐瞒的,我天性好静,大学同学私下笑话我,说是像一个女孩子。我是我家最小的,上有一个姐姐。这个你是知道的。我分来的时候,担心你们也笑话我,就没敢说我是军校生。对了,我也是请连长和指导员不要说的。就怕你们把我当外人。”

“你这可太不够哥们了哦,我把你当外人了吗?”班长边说边继续盯着潜望镜。突然冒出一句,“那里,起飞了5辆空陆战车,型号不明。记下,时间,11月22日12时52分……”

两人正说着,一颗炸弹在头顶很近的地方突然爆炸,洞外的石头顿时飞哗啦啦落下来,只见云起衣一把扑向班长。

“你干什么?我又没死。”班长一把甩开这个“兵”,这么说了一句。

“放心,这里结实着呢。我在这儿当了七年兵,这里我太熟悉了,要攻克咱们这座要塞,德国鬼子做梦吧。你以后不要再对我隐瞒什么了。这一仗,咱们是死是活不知道,都敞开吧。我呢?甘肃定西人,家里穷,兄弟多,我排行**,还有一个大哥和妹妹。所以我当兵来了。”

此时,云起衣不好意思地看着老班长,白净的脸上泛起女孩子那般的羞赧来了,这让老班长又不耐烦了。

“小云,你听着,以后不能再这样冒失了。打仗不是这样可以抢救**的。我虽然没打过仗,也是头一次,但我看电影看多了,知道这是不行的。还有,要想当军官的话,必须要像咱们连长那样的威严,威严,懂吗?就这样。”班长说着离开镜口,对着云起衣做了一个“威严”的表情。

这看得云起衣忍不住笑开了。不过,这一次,他的笑看起来更像一个男孩灿烂的笑来。

在他们头顶的东南方向,松山要塞攻防战前的大空战正在拉开序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